【活化廟街】檔販:疫後生意減半 「擺檔過日神」 市民倡引龍頭品牌提高人氣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11/06 12:29

最後更新: 2023/11/06 13:34

分享:

分享:

檔販指疫後生意減半 「擺檔過日神」,市民倡引龍頭品牌提高人氣(林宇翔攝)

廟街不少檔販指疫情後生意一落千丈,日均生意額由最高4位數跌至現時數百元,跌幅超過一半,故十分支持當區活化,加入新攤販,為廟街帶來新氣象,預可帶旺人流,令生意興旺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另有港人認為廟街早已失去吸引力,支持活化當地,又認為以美食為主題吸客,須靠龍頭品牌牽頭加入,製造熱話才可吸引客人,並建議增設文創區;有馬來西亞旅客認為,本港懷舊美食具號召力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售賣中國傳統服飾的攤販梁小姐指,在廟街工作40多年,2021年抽中了固定小販牌照,每年牌費約7,000元,疫情期間政府豁免3年費用。她指近10多年廟街生意已不景氣,疫情令情況惡化「直情無人行」;疫前每日生意數百元至1,000多元,現時每日最多數百元,有時數十元,甚至沒有收入,「擺檔志在過下日神,搵餐下午茶」。

她支持舉行活動吸引人流,亦不反對廟街引入新販商,「佢有佢做,我有我做」,最重要人流暢旺,有生意做;又指疫情過後來貨成本漲,每件加價數元至十多元不等。

挺引新販商 辦美食街增人流

余小姐的攤檔主要售賣行李箱,由5年前開始擺攤;指現時人流及生意十分差,每日僅做數百元生意,故對籌辦美食街活動感興奮,預計客量會增加,對銷情有幫助。她又歡迎新攤販加入,可為廟街帶來新氣象,但現時已賣開行李箱,無意再賣包裝食品。

食肆負責人Ming姐稱,難估美食街對生意有多大幫助;惟批評港府一面大力推動夜經濟,一面食環署卻對阻街嚴厲執法,導致生意難做。

籲設文創區 社媒加強推廣

首次來港的馬來西亞旅客Joyce指,廟街充滿中國傳統文化氣氛,具有香港特色;對懷舊美食感興趣,認為雞蛋仔、中式糕點等對旅客有吸引力,預計美食街可以吸引大批顧客。她又稱,透過小紅書認識廟街,認為社交媒體對年輕人有影響力,建議港府多投放資源在相關平台推廣。

在油麻地果欄工作多年的港人李小姐表示,十多年前已覺得廟街中的商品沒有吸引力,每次行都只是經過,「賣咗十幾年都係I love HK嘅T-shirt,一啲變化都無」。她認為舉行美食街最重要引入龍頭品牌,食品具噱頭能創造話題,便可以吸引人流,帶旺其他小店或知名度低的攤檔。

她認同當局應再發放小販牌照,為廟街帶來新動力,認為售賣文創手作對旅客及市民都有吸引力,即使價格較高,但只要產品具創意且質素好都會買,舉例果欄貨品集中且新鮮,在旅客間建立口碑,即使價格不便宜,每逢中秋節、春節前夕人流依然絡繹不絕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陳麗娜